详细介绍了这一新发现,研究人员表示,该发现挑战了当前关于黑洞形成的理论。
该研究的重点是在名为MAXI J1820+070的X射线二进制系统中发现的黑洞。当双星系统中的大质量恒星坍塌形成黑洞时,就会形成这样的系统。黑洞将物质从剩余的较轻的伴星中拉开,以光学辐射和X射线的形式留下痕迹——因此得名。
科学家使用一种名为天文偏振仪的仪器来测量MAXI J1820+070系统的轨道轴,并将这些测量结果与关于黑洞自旋的现有知识进行比较。
极地仪名为DIPol-UF,由德国弗赖堡大学的莱布尼茨太阳物理研究所(KIS)和芬兰图尔库大学建造。
对X射线二进制系统MAXI J1820+070的印象,该系统包含一个黑洞(气体盘中心的小黑点)和一个伴星(红色)。沿着黑洞自旋轴定向窄射流,黑洞自旋轴与轨道轴高度错位。使用Binsim生成的图像。
弗赖堡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兼KIS主任、作者Svetlana Berdyugina说:“DIPol-UF具有独特的能力,能够以百万分之几的精度和准确性测量光学极化。”
测量表明,MAXI J1820+070中黑洞的旋转轴与系统的轨道轴倾斜超过40度,Berdyugina将这一结果描述为“完全出乎意料”。
她说:“科学家通常认为,在模拟黑洞周围弯曲周期的物质行为时,这种差异很小。”
这一假设因发现如此大的角度差异而受到挑战,这对X射线二进制系统的更广泛研究产生了影响。